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D 3、B 4、B 5、C 6、C 7、B 8、A 9、B 10、B 11、A
12、B 13A 、14、C 15、C 16、A 17、C 18、B 19、C 20、C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C 2、AC 3、ABCDE 4、ABE 5、AC 
6、ACDE 7、ABC 8、ACE 9、ABC 10、AE

简答题参考答案要点:
1、简述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答:(1)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以及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离不开运动,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运动也离不开物质,运动总是物质的运动。
(3)割裂物质运动的联系的观点是错误的。脱离物质谈运动会隐入唯心主义;脱离运动谈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错误。

2、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答: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1)它们是相互区别的,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2)它们又是统一的,两者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对立和统一,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必然相联系而存在;
(3)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事物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普遍性可以转化为特殊性,特殊性又可以转化为普遍性。 3、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答: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总之,实践既是认识的起点,又是认识的归宿。

4、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2)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4)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5、简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1)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一般来说,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的、主要的。
(2)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还存在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一般来说,不相适应的一面是非基本的、次要的。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


论述题参考答案要点:

  1、试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并分析将二者割裂导致的错误。
(1)客观规律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能动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2)二者的辨证关系: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人们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大小是否正确,正确的程度都取决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反过来说,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运用规律,掌握规律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3)割裂二者的辨证关系:片面的夸大主观能动性,比如导致唯心主义的"精神万能论"和"唯意志论",在政治上犯"左"的错误,片面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忽视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思想僵化和"宿命论",在政治上犯右的错误。

 2、论述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答:它们是辨证统一的关系。首先,量变和质变是相互区别的,量变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变更或飞跃;其次,量变和质变又是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3)量变和质变又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
(4)掌握这一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它说明我们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把远大的目标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一方面,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树立革命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逐步消灭一切社会差别,直到实现共产主义;另一方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有埋头苦干的精神,一切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那种把量变和质变割裂开来,在工作中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或者不负责任、不切实际地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3、试述辨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  
(1)辨证否定观的内容是:
第一,辨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
第二,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
(2)坚持辨证否定观,对待我国文化遗产,就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起封建主义糟粕,吸取其精华。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3)坚持辨证否定观,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又要批判和抵制其中腐朽的东西。要反对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两种错误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