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第二节 法律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题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和法律也就相伴而生了
     B 虽然人人都要遵守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法律
      在本质上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 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在我国已经消灭,阶级斗争已不
      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不具有
      阶级性
     D 虽然法律根源于社会物质生活关系,但上层建筑中的其
      他现象对法律仍有一定的影响

解 答  
 

  C

分 析  
 

  仅从该题的题干来看,并无法知晓此题所要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这就需要对备选答案逐一的进行判断。国家和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阶级出现,于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国家就逐渐形成了。作为国家实现其职能的手段和工具的法律也就相伴而生了。因此,A 的论断是正确性的。但题干所要求的是选择错误的,所以A不是应选的答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任何一个法治国家都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但这仅是形式上的原则。而法律的阶级性,即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却是从法律的本质角度说的。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因此,B的说法也是正确的,但同样也不是所要求找的答案。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在我国已经消灭,阶级斗争已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观点,在学习政治常识时,就已经接触到。其本身当然是正确的,但是法律的阶级性是指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把“统治阶级”仅仅理解为是统治人民的反动的剥削阶级。虽然没有了被统治阶级,但阶级统治仍然存在,即指一定阶级掌握和运用国家政权来治理国家,包括着丰富的内容,当然也包含有对敌专政的内容,但并不仅仅是这个内容。在社会主义阶段确实出现了一个没有被统治阶级的统治阶级,这可以理解为是社会主义社会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的作为过去的阶级斗争的继续的特殊阶级斗争的特殊表现,被统治阶级作为阶级被消灭了,但统治阶级的统治还必须继续下去,直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充分显现,社会主义取得彻底胜利,实现了共产主义。因此,C的论述是不正确的。但却是应选答案。虽然,法律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因素所决定的,根源于社会物质生活关系,但上层建筑中的其他现象,如政治、哲学、艺术及宗教等因素都会对法律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因此,D的说法也是正确的,同样也不是所选答案。

题 2

 

 

试述法律的作用?

解 答  
 

   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律对社会发生的影响,而国家制定法律就是利用法律对社会的影响。法律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 (1)法律的规范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指从法律规范调整人的行为这一特征来分析法律所起的作用的,主要有:①指引作用,指法律规定对于人们的行为的一种指导和引领的作用。法律的指引是对于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性指引。对于人们行为的指引,可分为个别指引和规范性指引,它们各有优缺点。②教育作用,指法律对于人们今后行为积极影响的一种作用。法律通过对于那些实施了守法行为的承认、保护甚至奖励的肯定性后果,作为示范;对于那些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不承认、制裁的否定性后果,作为典型,教育其他社会成员,威慑潜在的犯罪分子。③预测作用,指法律具有对于人们之间将要如何行为能够预料和估计。④评价作用,指法律作为一种对于人们行为的评价标准或者尺度的作用,对于人们行为的评价,可以有许多角度和标准,但是,法律标准是一个比较客观的标准,因为法律特有的规范性、普遍性和严谨性,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小。⑤强制作用,指法律具有的制裁和惩罚违法犯罪行为的作用。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是法律的一个重要作用。 (2)法律的社会作用。法律的社会作用是从法律的本质和目的的角度分析法律的作用,重要有:①法律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这是法律社会作用的核心。国家制定法律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法律来实现国家的统治职能,维护组成国家的阶级即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②法律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即指法律对于关系整个社会,不分阶级、阶层、社会组织、集团和个人的事务,都一视同仁,同样有利的那种作用。统治阶级通过法律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根本上也是为了维护其阶级统治。③法律“无用论”和法律“万能论”都是错误的。法律在社会和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定的,是不可否定的,但是也决不是万能的,因为法律规范不是唯一的社会规范,而且法律规范本身是抽象的,对于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来说,并不能一一对应。 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但并不是并列的。法律的规范作用作为手段,法律的社会作用作为目的,通过法律的规范作用达到法律的社会作用的目的。

分 析  
 

  法律的作用是法律对社会、对人的行为所发生的影响。法律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因素包括法律本身的性质和质量、社会成员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以及社会环境等复杂情况。本题所要考查的是,在不考虑这些情况下作为抽象规范的法律在社会中应当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学生在回答该题时,应当注意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是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对于人们的行为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主要是指引、教育、评价、预测和强制作用);二是法律作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在社会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主要是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因为法律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除了具有本身所特有的作用外,还离不开统治阶级的意志。学生抓住了这两点进行阐述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简单的交代,就可圆满地回答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