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第二节 职业道德

 

 

 
题 1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 在社会分工之前,就有了职业之分
     B 各种职业的形成,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C 有了职业,就有了社会分工
     D 职业和社会分工虽然有先有后,但没有因果关系

解 答  
 

  B

分 析  
 

  这道题主要考查职业与分工的关系。  
  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某种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生活活动。各种职业的形成,是社会分工和社会内部分工的自然结果。在社会分工出现之前,无职业之分。自从有了社会分工,形成了各种职业,人类就总要在一定的职业中生活,总要通过一定的职业来谋取自己的利益,来承担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既然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那么,职业在社会分工之前就不可能产生,职业也不可能成为社会分工的原因。 在社会分工和职业的产生之间有因果关系,把两者看作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看法是错误的。

题 2

 

 

职业道德的特点是(      )
     A 普适性和广泛性     
     B 可操作性与准强制性     
     C 公正性和永恒性     
     D 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E 规范性和专业性

解 答  
 

  ABDE

分 析  
 

  每种职业都有各自的服务内容,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和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服务对象和各种不同的职业要求。在不同的职业中,每种职业都有各自的具体规定,即各自的职业规范,甚至各个工种、岗位的职业规范都不一样。因此职业道德具有规范性和专业性。 因为职业道德涵盖了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和社会成员,一切从业人员都应该遵守,因此有具有较大的普适性和广泛性。 因为对从业人员道德要求的明确规定,非常具体,因此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为这种道德要求又与行政纪律结合起来,这就使得它又具有准强制性。 由于人们的职业生活代代相传,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因此,职业道德比起其他行为规范来更加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题 3

 

 

简述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解 答  
 

  在我们的社会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貌的重要手段。
   第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   
   第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分 析  
 

  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职业道德构成了社会道德的主体部分。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就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从社会生产的角度来看,只有劳动者的职业道德得到加强,劳动者的素质才能得到提高,每个劳动者在职业实践中都能把自己看成本行业的一分子,既了解本行业的工作性质,社会意义和发展目标,又明确自己工作的具体要求,就会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且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团结协作,就会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创造出优良的工作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