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第一节 宪法概述

 

 

 
题 1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年制定的宪法。
     A 1949
     B 1954
     C 1978
     D 1982

解 答  
 

  B

分 析  
 

  我国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为B。此题只有靠准确的记忆,否则无从得出正确的答案。

题 2

 

 

至今为止我国现行宪法共修正过( )次。
     A 一
     B 两
     C 三
     D 四

解 答  
 

C

分 析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制定的,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作了相应的修正,所以我国现行宪法一共修正了三次,答案为C。此题并不是直接考查我国分别在哪一年进行了宪法修正,而是采取问“修正几次”的方式,因此只有在知道宪法修正年份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整理和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题 3

 

 

什么是宪法?宪法有哪些主要特征?

解 答  
 

   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是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宪法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除具有一般法律的特征外,它还具有自己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征:(1)在规定的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结构的组织及其运作的原则等;(2)在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国家的一切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都必须服从宪法,不得同宪法相抵触;(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别的程序。

分 析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法律的法律”,其它普通法不能与它相抵触。宪法的特征就是相对于普通法律而言的,它具有内容的根本性、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具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等特征。学生在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宪法的概念,然后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宪法的特征。即使不记得宪法的主要特征,也可从宪法的概念中推断出来。本题尤其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求学生知道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