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制度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分配方式在内的生产关系制度。经济制度的核心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它决定国家的政权形式,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有:(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所谓全民所有制,即是指国有经济,是由代表全国人民利益的国家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所谓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由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这两种公有制形式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成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有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3)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其分配方式,即生产决定分配,但是,分配方式又对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影响。由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同时允许其它经济成分的存在和发展,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