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重刑主义刑罚思想与下列哪一个刑法原则相违背( )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D、罪责自负原则
|
|
|
|
|
|
《刑法》第五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罪刑相适应原则。具体说来,是指根据行为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决定所处刑罚的轻重,即轻罪轻刑,重罪重刑,罪刑相当,罚当其罪。而重刑主义刑罚思想则是轻罪重刑,罪刑失当,违背了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
|
 |
|
|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是指( )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罪责自负原则
|
|
|
|
|
|
所谓罪刑法定原则,是指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以及处以何种刑罚,均须由法律明文规定。《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由此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
|
|
 |
|
|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内容是指( )
A、刑法立法上一律平等
B、刑法适用上一律平等
C、判刑上一律平等
D、执行上一律平等
|
|
|
|
|
|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指对于所有的犯罪人,不论其社会地位、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如何,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任何人不得有任何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权。《刑法》第四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权。”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
|
 |
|
|
我国刑法第十二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
|
|
|
|
|
《刑法》第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以后本法实施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就是说,新刑法颁布实施以前的行为,原则上适用行为当时的旧法律,即新刑法无溯及力,从旧;但是如果新刑法对该行为处罚更轻时,则适用新刑法,即有溯及力,从轻。由此可知本题的答案为C。
|
|
|
 |
|
|
我国刑法规定的“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
A、犯罪人居住在我国境内
B、受害人居住在我国境内
C、犯罪人和受害人均居住在我国境内
D、犯罪的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
|
|
|
|
|
《刑法》第六条第三款规定:“犯罪的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由此项规定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
|
|
 |
|
|
中国( )在我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不论罪行轻重,法定刑高低,都要适用本法予以追究。
A、公民
B、军人
C、因公出国的人
D、国家工作人员
E、出国留学的人
|
|
|
|
|
|
《刑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也就是说,只要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不论罪行轻重,法定刑高低,都要依据本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本题的答案是BD。
|
|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 )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A、1年 B、3年 C、5年 D、7年
|
|
|
|
|
|
《刑法》第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
|
 |
|
|
外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公民犯本法规定之罪,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 )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A、1年 B、3年 C、5年 D、10年
|
|
|
|
|
|
《刑法》第八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根据此条的规定,可知本题的答案为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