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绘制叠加式组合体三视图--轴承座 

3.3.1  叠加式组合体绘制、绘制叠加式组合体三视图

一、叠加式组合体绘制

        任何复杂的机械零件,从形体的角度看,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平面体和曲面体通过一定的组合形式构成的,将这些类似机械零件的物体称为组合体;而把这种从形体的角度将复杂的形体分解为简单的平面体或曲面体的思维过程称为形体分析。

⑴ 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

①当两基本体表面平齐时,结合处不画分界线。当两基本体表面不平齐时,结合处应画出分界线。
②两基本体表面相切时,在相切处不画分界线。
③当两基本体表面相交时,在相交处应画出分界线。

(2) AutoCAD绘制组合体的步骤:

① 形体分析:析该组合体是由哪些基本体所组成的,了解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组合形式以及表面间的连接关系及其分界线的特点。
② 选择主视图:表达组合体形状的一组视图中,主视图是最主要的视图。主视图的选择一般根据形体特征原则来考虑,即以最能反映组合体形体特征的那个视图作为主视图,同时兼顾其他两个视图表达的清晰性。选择时还应考虑物体的安放位置,尽量使其主要平面和轴线与投影面平行或垂直,以便使投影能得到实形。
③ 布置视图位置:布置视图时,应根据已确定的各视图每个方向的最大尺寸,并考虑到尺寸标注和标题栏等所需的空间,匀称地将各视图布置在图幅上。
④ 绘制图形。

(3) 绘制组合体注意事项:

① 不应画完组合体一个完整视图后再画另一个视图,而应几个视图联系起来同时进行。
② 画每一个形体时,应先画反映该形体形状特征的视图,然后再画其他视图
③ 一个平面在各视图上的投影,除了有积聚性的投影为直线外,其余的投影都应该表现为一个封闭线框。每个封闭线框的形状应当与该面的实形类似。

二.绘制叠加式组合体三视图实例

绘制轴承座三视图,如图所示:

1. 绘图分析

(1) 利用形体分析法将其分解为四部分,与轴相配的圆筒Ⅰ,用来支承圆筒的支承板Ⅱ和肋板Ⅲ,安装用的底板Ⅳ,如图(b)所示。
(2) 根据形状特征原则,选择底板水平放置,圆筒放在正垂位置作为主视图,如图(a)所示形体箭头指的方向

绘图步骤如下:

① 布置视图:绘制各视图的基线、对称线以及主要形体的轴线和中心线。
② 绘制各部分视图:绘制顺序为“底板Ⅳ→圆筒Ⅰ→支承板Ⅱ→肋板Ⅲ”。注意各部分之间相对位置以及相交的情况,确定交线。
③ 检查修改:完成绘制。

2. 操作步骤

步骤一:新建文件

步骤二:布置视图

布置视图,绘制45°线

步骤三:绘制底板视图

步骤四:绘制圆筒视图

步骤五:绘制支承板视图

步骤六:绘制肋板视图

步骤七:检查修改

步骤八:保存文件

三、修剪俯、左视图内多余的图线

支承板与圆筒在组合过程中,相互之间连接成为一体,因而圆筒的俯、左视图在上一步骤绘制的轮廓线,就不存在了,因而将修剪掉。

对于绘制叠加组合体视图

        先进行形体分析,然后绘制每个基本形体的视图。在绘制图形的过程中,从反映每一形体特征的视图开始绘制;注意按照“三等”规律绘制完一个形体后,再开始绘制另一形体。

注意的是,在绘制另外形体视图过程中,要考虑已经绘制形体的视图因为叠加而不存在的图线。

        画图的一般顺序是:先画主要部分,后画次要部分;先画大形体,后画小形体;先画整体形状,后画细节形状;画图过程中,要三个视图联系起来画,不要一次绘制一个视图,再绘制另一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