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练习
填空题
1.办理客运业务的区段站的旅客站房应设置在,以方便旅客进出站。 [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城镇同侧
答案讲解:
办理客运业务的区段站的旅客站房应设置在城镇同侧,以方便旅客进出站。旅客列车到发线要靠近站房并直接连通正线,其一端应接通机务段,以便必要时更换机车;另一端与牵出线要有直接通路,以便利调车机车自牵出线往客车到发线摘挂客车车辆。到发线与站房之间要留有适当距离,以便将来发展。
2.区段站的货物列车到发线设在;调车场应尽量靠近[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与旅客列车到发线相对应的正线的另一侧并与正线接通 到发场
答案讲解:
区段站的货物列车到发线设在与旅客列车到发线相对应的正线的另一侧并与正线接通。为保证各衔接方向列车同时到发,避免与其他作业进路交叉干扰,一般应将上、下行货物 列车到发线分别设置。由于到站改编的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要从到发场经由牵出线在调车场内进行解体,自站编组的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要进行编组并经由牵出线送往到发场发车,因此调车场应尽量靠近到发场。
3.在区段站上,一般应修建等有关的车辆设备。 [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列车检修所、站修所及车辆段
答案讲解:
列车检修所(简称列检所)一般设在到发场一侧,靠近运转室,在区段站上往往设在站房附近,以便于列检值班员与车站调度员或值班员的工作联系。
站修所承担车辆辅修、摘车轴箱检查和摘车临修工作,应设在调车场最外侧远期发展的范围以外。
车辆段的任务是完成车辆的定期检修,不是每个区段站都设置。当设置车辆段时,待修的车辆要由调车场送到车辆段,修好的车辆由车辆段取回调车场。
问答题
4.列车及机车车辆在站内的作业流程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1)旅客列车自A方向接入到发场靠旅客站台的到发线后,一般不需要换挂机车,旅客乘降及行包装卸完毕后,即可向B方向发车。
(2)无改编中转列车自A方向接入到达场后,需要进行以下作业,本务机车入段,车列进行技术作业,本务机车换挂,然后向B方向发车。
(3)到达解体列车自A方向接入到发场后,机车入段,车列经技术检查后,由调车机车迁出解体,解体车辆在调车场集结待编或待送。
(4)自编始发列车的车流,在调车场集结成列,经过编组由调车机车迁出转线至到发场进行技术检查等作业,然后挂上机车向B方向发车。
(5)解体完了的本站作业车,在调车场集结成组,由调车机车送往货场(或工业企业线),装卸完毕后,又由调车机车自货场(或工业企业线)取回至调车场,编入区段或摘挂列车内。
(6)站修所(或车辆段)扣修的车辆,亦由调车机车自调车场送至站修所(或车辆段),修竣的车辆又自作业地点取回至调车场。
答案讲解:
为了合理地确定各项设备的相互位置和相互联系,必须正确掌握列车及机车车辆在站内的作业流程,认真分析各项作业间的相互联系。从以上作业流程分析,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1)旅客列车到发线应紧靠正线,使列车到发有顺直及便捷的进路。所有客运设备应设于靠近城镇的一侧,以利客运业务的组织及旅客出入车站。
(2)货物列车到发场也应紧靠正线,使列车到发有顺直及便捷的进路。
(3)调车场应尽量靠近到发线场,使车列转线的行程较短,干扰较少。
(4)机务段(或机务折返段)的位置应尽可能接近到发场,并要求有便捷的通路,以利机车及时出 入段。
(5)货场的位置,一方面希望设于靠城镇一侧,便于货物搬运;另一方面又希望靠近调车场,以减少车辆取送时间及干扰。工业企业专用线应尽可能从调车场或货场接轨,以利于车辆取送。
(6)站修所(或车辆段)要靠近调车场,以缩短扣修车辆的取送行程。
5..区段站是为相邻牵引区段服务的,主要办理无改编中转列车的作业,因而( )就成为区段站设备配备的主要任务;编组站以处理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为主,调车设备是其核心设备,编组站车场和各项设备的配置要围绕( )来进行。 [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缩短中转列车的停站时间及提高车站的通过能力 提高作业效率和车站改编能力
答案讲解:
车站各项主要设备是为承担各项作业而专门设置的。但从整个车站来看,各项作业是紧密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因此,在布置车站各项设备时,必须注意各项设备的相互联系。在设计过程中,还应遵循保证车站作业安全和必要的通过能力,保证车站技术作业尽可能平行办理和流水作业,节约工程费和运营支出,保证车站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和更好地为城镇及工农业生产服务等原则。
6.在区段站上,机务段的位置可以有几种方案?[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站同左、站同右、站对并、站对右、站对左
答案讲解:
机务段设在站房同侧左端(简称站同左——方案Ⅰ)及右端(简称站同右——方案Ⅱ)方案。这两种方案的缺点较多,如机务段设在站房同侧,会恶化城市居民区的环境;到发场的列车更换机车,必须跨越正线;靠机务段一端站场咽喉区布置复杂,另一端机车出入段走行距离长;在改建时因城镇用地紧张,自身发展比较困难。所以在新建区段站时,一般不采用这两种方案。
机务段设在调车场外侧与调车场并列(简称站对并——方案Ⅴ)。采用这种方案时,机车出入段虽与调车作业相互干扰,但与列车到发的交叉则平均分配在车站两端咽喉区。两端咽喉构造较简单,不需设专用机车走行线。机车出入段时,在站内走行距离可大大缩短,用地也较少。其主要缺点是受机务段位置的影响,车站横向发展比较困难,当改编作业量较大时,机车出入段对调车作业干扰较大,故一般不宜采用。在改编作业量很小的区段站上,如远期无大发展的内燃或电力机务段且其规模又较小时,可考虑选用该方案。
机务段在站房对侧右端(简称站对右——方案Ⅲ)及站房对侧左端(简称站对左——方案Ⅳ)。这两个方案的缺点是占地较大,机务段一端咽喉比较复杂。另一端机车走行距离较长。但它明显的优点是机车出入段与其它作业的相互干扰比其它任何方案都少。
在双线铁路区段站上,到发场(线)通常是按行车方向别(上、下行)使用的。若机务段在站对右位置,则一个方向机车出入段与另一个方向列车出发产生交叉;如机务段在站对左位置,则一个方向机车出入段与另一个方向列车到达产生交叉。显然,列车出发较列车到达的速度低,较为安全;占用的进路时间短,妨碍的时间也较少。由此可知,到达交叉比出发交叉严重。尤其当发展成纵列式图形时,站对右方案的机车走行距离远比站对左方案要短。因此,站对右方案较站对左方案更为有利。
在单线横列式区段站上,上、下行到发场(线)混用,机车出入段与上、下行两个方向列车到达、出发进路所产生的交叉性质相同,因此机务段设在站对右或站对左方案对进路交叉的影响并不明显。但考虑到日常工作组织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按左侧行车规则相对固定地使用到发线,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机务段设在站对右要比设在站对左更为有利。
综上所述,新建单线横列式区段站首先应考虑机务段设置在站对右的位置,其次是站对左的位置。对远期没有多大发展的区段站,必要时也可考虑站对并的方案。在我国横列式区段站上,机务段设在站对右及站对左位置的,约占总数的2/3左右。其中新建横列式区段站的机务段大部分设在站对右的位置,其次为站对左及站对并的位置。
7.编组站机务段是怎样配置的? [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横列式编组站机务段应与到发场纵列设置,一般设在接发列车较多的到发场出口端,若上、下行作业量较均衡时,机务段的设置位置应利于发展为单向混合式编组站或双向编组站。
单向混合式编组站的机务段,通常有布置在到达场两侧或调车场尾部牵出线两侧4种方案。为减少机车出入段对调车场尾部牵出线能力的影响,方便通过列车换挂本务机车并利于向纵列式图型发展,一般将机务段设在到达场旁边反驼峰方向一侧。
单向纵列式编组站的机务段有布置在到达场两侧、调车场两侧或出发场两侧6种方案。为减少机车出入段走行距离和对站内其他作业的交叉干扰,有利于发展为双向编组站,机务段一般设在到发较为集中的出发场或到达场旁反驼峰方向一侧。
在双向编组站上,一般将机务段设在两套调车系统之间并靠近车流较大的出发及通过车场一端。路网性的双向编组站,为减少机车出入段的走行距离及与其他作业的交叉干扰,可考虑增设第二套整备设备。
答案讲解:
机务段在编组站上的设置位置视布置图的类型及各项设备的相互位置,并结合地形、地质和风向等条件确定。当编组站的通过列车较多且机车不进段作业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可在通过车场附近设置必要的整备设备。
8.区段站货场的配置方案有哪些? [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货场在区段站内的位置,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类:一类在站房同侧,另一类在站房对侧。
答案讲解:
货场直接为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生活服务,其设置位置合理与否,对城镇运输和铁路作业均有较大的影响。货场的设置位置既要根据地方货源、货流情况,靠近收发货单位,又要考虑地形条件,节省造价;既要便利装卸取送作业,又要考虑地方运输的便捷。因此,技术站货场位置应结合城镇规划、货源及货流方向、地形条件、地方搬运方式、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的方式、环境保护需要、铁路行车量、货物品种以及装卸量等加以确定。
一般,区段站均位于中、小城镇,所以货场宜设在站房同侧,也就是设在城镇主要货源、货流的同侧。其优点是货场靠近工矿企业、物资单位与居民区,便于货物集散,货主搬运车辆无需跨越正线。其缺点是货场作业车取送必须跨越正线,干扰正线行车,在货场规模大、占地多时,布置上也有一定困难。
当货源、货流主要方向在站房对侧时,将货场设在调车场一侧最为理想,这样既便于取送作业,又有利于货主搬运。但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一位置往往与城镇主要货源、货流不一致。其优缺点正好与货场设在站房同侧相反。这种方案的实质是把铁路内部取送作业对正线的干扰转换为铁路与公路的交叉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