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轨道电路的基本原理
轨道电路是以铁路线路的两根钢轨作为导体,两端加以机械绝缘(或电气绝缘),接上送电和受电设备构成的电路。
轨道电路的送电设备设在送电端,由轨道电源 E 和限流电阻 Rx 组成,限流电阻的作用是保护电源不致因过负荷而损坏,同时保证列车占用轨道电路时,轨道继电器可靠落下。接收设备设在受电端,一般采用继电器,称为轨道继电器,由它来接收轨道电路的信号电流。
般放在轨道旁的变压器箱或电缆盒内,轨道继电器设在信号楼内送、受电设备由引接线(钢丝绳)直接接向钢轨或通过电缆过轨后由引接线接向钢轨。
钢轨是轨道电路的导体,为减小钢轨接头的接触电阻,增设了轨端接续线。
钢轨绝缘是为分隔相邻轨道电路而装设的。
两绝缘节之间的钢轨线路,称为轨道电路的长度。
当轨道电路内钢轨完整,且没有列车占用时,轨道继电器吸起,表示轨道电路空闲。轨道电路被列车占用时,它被列车轮对分路,轮对电阻远小于轨道继电器线圈电阻,流经轨道继电器的电流大大减小,轨道继电器落下,表示轨道电路被占用。
二、轨道电路的作用
轨道电路的第一个作用是监督列车的占用。利用轨道电路监督列车在区间或列车和调车车列在站内的占用,是最常用的方法。由轨道电路反映该段线路是否空闲,为开放信号、建立进路或构成闭塞提供依据,还利用轨道电路的被占用关闭信号,把信号显示与轨道电路是否被占用结合起来。
轨道电路的第二个作用是传递行车信息。例如数字编码式音频轨道电路中传送的行车信息,为 ATC 系统直接提供控制列车运行所需要的前行列车位置、运行前方信号机状态和线路条件等有关信息,以决定列车运行的目标速度,控制列车在当前运行速度下是否减速或停车。对于 ATC 系统来说,带有编码信息的轨道电路是其车地之间传输信息的通道之一。
三、轨道电路的分类
轨道电路有较多种类,也有多种分类方法。
1 .按所传送的电流特性分类
轨道电路可分为工频连续式轨道电路和音频轨道电路,音频轨道电路又分为模拟式和数字编码式。
工频连续式轨道电路中传送连续的交流电流。这种轨道电路的唯一功能是监督轨道的占用与否,不能传送更多信息。
模拟式音频轨道电路采用调幅或调频方式,用低频调制载频,除监督轨道的占用外,可以传输较多信息,主要传输列车运行前方三个或四个闭塞分区的占用与否的信息。
数字编码式音频轨道电路采用数字调频方式,但它采用的不是单一低频调制频率,而是一个若干比特的一群调制频率,根据编码去调制载频,编码包含速度码、线路坡度码、闭塞分区长度码、纠错码等,可以传输更多的信息。
2、按分割方式分类
轨道电路可分为有绝缘轨道电路和五绝缘轨道电路
有绝缘轨道电路用钢轨绝缘将本轨道电路与相邻的轨道电路互相电气隔离。一般称轨道电路常指有绝缘轨道电路。
钢轨绝缘在车辆运行的冲击力、剪切力作用下很容易破损,使轨道电路的故障率较高。绝缘节的安装,给无缝线路带来一定的麻烦,有时需锯轨,因而降低了线路的轨道强度,增加了线路维护的复杂性。电气化铁路的牵引回流不希望有绝缘节,为使牵引回流能绕过绝缘节,必须安装扼流变压器或回流线。因此无缝线路和电气化铁路希望采用无绝缘轨道电路。
无绝缘轨道电路在其分界处不设钢轨绝缘,而采用电气隔离的方法予以隔离。电气隔离式又称谐振式,利用谐振槽路,采用不同的信号频率,谐振回路对不同频率呈现不同阻抗,来实现相邻轨道电路间的电气隔离。
无绝缘轨道电路与有绝缘轨道电路相比较,具有较明显的特点和优点。由于去掉了故障率高的轨端机械绝缘,因而大大地提高了轨道电路的可靠性。在长轨区段安装不用锯轨,在电气化区段降低了轨道电路的不平衡系数,改善了钢轨线路的运营质量。
城市轨道交通正线上采用无绝缘轨道电路,取消了机械绝缘节和钢轨接头,大大减少了车辆轮对与钢轨接缝之间的碰撞,降低了轮对和钢轨的磨损,避免了列车过接缝时乘客的不舒适感。
3 .按使用处所分类
轨道电路分为区间轨道电路和车辆段内轨道电路。
区间轨道电路主要用于正线,不仅要监督各闭塞分区是否空闲,而且要传输有关行车信息。一般来说,区间要求轨道电路传输距离较长,要满足闭塞分区长度的要求,轨道电路的构成也比较复杂。
车辆段内轨道电路,用于段内各区段,一般只有监督本区段是否空闲的功能,不能发送其他信息。
4 .按轨道电路内有无道岔分类
车段内轨道电路分为无岔区段轨道电路和道岔区段轨道电路。
无岔区段轨道电路内钢轨线路无分支,构成较简单,一般用于检车线、停车线等以及尽头调车信号机前方接近区段、两差置调车信号机之间。
在道岔区段,钢轨线路有分支,道岔区段的轨道电路就称为分支轨道电路或分歧轨道电路。在道岔区段,道岔处钢轨和杆件要增加绝缘,还要增加道岔连接线和跳线。当分支超过一定长度时,还必须设多个受电端。
四、轨道电路的基本要求
1 . ATP (列车自动防护)地面设备宜采用报文式无绝缘轨道电路或适用于其他准移动闭塞、移动闭塞 ATC (列车自动)系统的地面设备,也可采用模拟式音频轨道电路。
2. 对轨道电路的要求
( 1 ) ATC 控制区域宜采用无绝缘轨道电路,道岔区段、车辆段及停车场线路可采用有绝缘轨道电路。区间轨道电路应为双轨条牵引回流方式;道岔区段、车辆段及停车场轨道电路可采用单轨条牵引回流方式。
( 2 )相邻轨道电路应加强干扰防护。
3 .轨道电路参数
轨道电路的参数可采用下列数据:
( 1 )道床电阻:整体道床, 2Ω• km ;碎石道床, 1Ω• km 。
( 2 )分路电阻: 0.1Ω。
4 .轨道电路利用兼作牵引回流的走行轨时,装设的横向均流线应不影响轨道电路的正常工作。
5 .轨道电路技术条件
轨道电路应满足以下技术条件:
( 1 )短轨道电路长度在 50m 以下;
( 2 )长轨道电路长度在 400m 以下;
( 3 )道床电阻不小于 2Ω• km ;
( 4 )最小分路电阻 0 . 15Ω ;
( 5 )模糊区长度不大于 4 . 5m ;
( 6 )室内设备至室外设备的控制距离不小于 2 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