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票额分配工作是在编制新列车运行图后(列车对数、行驶区段和列车编组内容确定后),根据旅客列车运送能力和编制新运行图所使用的客流图、客流计划资料,按局别分车次、上下行、软硬卧铺、硬座进行的。直通旅客列车的票额分配方案由铁道部组织编制,管内旅客列车由铁路局组织编制。 |
|
| | |
1. 列车定员的计算
票额是基于旅客列车能力(席位)的,列车能力即列车席位的数量,也叫列车定员。在实际工作中,主要的列车定员指标包括:
(1)硬座标记定员。
(2)硬座实际定员。
(3)硬座超成定员。
(4)软座和软、硬卧定员均按标记定员计算(宿营车除外)。
(5)在保证安全、正点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容许旅客列车硬座车厢超员运输,特别旅客快车始发不超员,途中准超员20%(全程对号除外);直通旅客快车始发不超员,途中准超员30%;直通旅客列车始发准超员10%,途中准超员40%;管内旅客列车超员限度比照上述相同等级旅客列车的规定办理。
(6)时速30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铁路动车组和直通动车组列车不得超员;铁路局管内短途一等座车不得超员,二等座车最高超员率为20%。
2. 票额分配与管理
旅客列车票额的管理原则上由票额所属铁路局负责,特殊情况由铁道部指定。铁路局负责编制票额分配计划、发布席位、执行调度命令、调整票额,组织票额的共享和再次利用。车站负责调度命令核对、日常无座席调整以及授权范围内的票额调整和调度命令的执行。
铁路局必须严格按票额分配计划,足额生成联网车站全部有席席位。同时,席位生成期应保持相对稳定,席位生成期原则上应不小于路网票额预售期,需变更时应提前报铁道部批准,席位生成后须认真核对,确保席位准确、完整。
2.1 票额分配的依据
票额分配的依据主要包括:
1)指定月份的管内、直通客流图及主要站间旅客交流表等资料。
2)列车的旅客密度表,分车次整理的软卧、硬卧和硬座实际人数,各次列车超员和虚糜的分析。
3)主要车站分、车次别、区段别的上车人数和车次别的下车人数。
2.2 票额分配方法
为了合理充分利用铁路运能资源,更好地满足旅客需求,使票额分配与列车开行结构相适应,应遵循充分利用运能,长短途合理分工、保证重点、统筹安排的原则,规定其各次列车在各限售站的限售区段(指列车运行图中指定限售站至终点站的整个区段(不含限售站)。
2.3 不同席别的票额管理具体规定
1) 硬座票额
认真贯彻先中转、后始发,保证重点的运输原则。做到长、短途列车合理分工,确保长途旅客乘坐长途车、短途旅客乘坐短途车。
2) 软、硬卧铺,软座票额
软、硬卧铺票额,首先考虑列车始发站长途旅客的需要,同时根据列车沿途车站客流情况适当兼顾中途站。对途中省、市、自治区,铁路局所在地和较大城市所在站,适当分配一定数量的票额。
3) 动车组票额
3. 票额调整
为提高旅客列车上座率,实现票额有效利用和全路效益最大化,铁路局应对票额进行实时监控,动态调整。
(1)手工票额调整。手工票额调整是指根据客流情况临时将列车某停车站一定数量的席位调往需求车站发售的票额调整方式。
(2)剩余票额自动调整。剩余票额自动调整是指客票系统按照设定的条件,将一定数量或比例的剩余有席席位,自动调往列车运行前方站。
(3)席位复用。席位复用是指对客票系统席位售出后,再次生成从售到站至原限售站的新席位,使列车能力再次利用。席位复用分为一次复用和全程复用。一次复用是指对席位复用一次后产生的新席位不再复用。全程复用是指对列车运行区间中的剩余区段进行多次复用。
(4)票额共用。票额共用是指车站“共用”用途票额,允许被列车运行径路前方多个车站使用,旅客根据需要选择乘车站购票,并按票面指定乘车站乘车。
(5)站车交接。
车站应在开车前打印“乘车人数通知单”、“席位预留通知单”,连同根据相关文电命令手工摘抄填写的“席位预留通知单”,一式两份,一份交列车长,一份由列车长加盖姓名单(签字)后,车站收回留存备查。
(6)团体票洽商。团体票洽商是指通过异地预订、指定地点取票,方便团体旅客购买异地车票的一种售票组织模式。团体票洽商由铁路局向铁道部提出申请,经铁道部审核同意后,在铁路局设立团体票洽商窗口。
(7)联程套票。联程套票是指为了方便旅客出行,在始乘站一次性把至目的站行程所需车票办理完毕的售票组织模式。
铁路局根据客流需求,向铁道部提报联程套票办理方案,铁道部审定联程套票的径路、相关车次、换乘站,确定套票数量和席位保留时间,并以文电形式予以公布。
车站办理联程套票窗口必须经铁路局审核确定,设有明显标志,并报铁道部备案。联程套票发售径路必须连续,不得分段办理。
4. 铁路售票组织改革实践
目前经过系统研究和反复实践,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部门提出和运用了一套票额自动预分和席位共用相结合的席位预售优化控制策略。
5. 铁路客票系统简介
5.1 国外铁路客票介绍
1)铁路客票种类多
2)延伸服务多
3)购票灵活方便
5.2 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定系统简介
1)中国铁路客票系统特点
(1)规模庞大。(2)实时性强。(3)票务管理复杂。
2)系统目标
(1)实现全路快车营业站计算机联网售票。在任一售票窗口可发售任意方向和任意车次的客票,最大限度地为旅客提供方便。
(2)系统可预订、预售和发售当日客票,具有售返程、联程等异地购票功能。
(3)系统预售期近期为10天,远期为30天;预订期近期为2个月,远期为半年。
(4)实现票额、座席、制票、计费、结算、统计等工作的计算机管理。形成统一的客票信息源,实现信息共享。
(5)加强客票信息管理与分析,提高座席利用率,为铁路客运组织与管理工作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6)客票系统通过提供客运延伸业务可实现网上订票、电话订票、代理代售等多元化售票方式,以及为旅客提供银行卡、储值卡等多种支付手段。
5.3 适应动车组需要的铁路客票系统
1)满足动车组售票和运输组织需要的票制
2)提供灵活多样的售票组织功能
根据国外客票系统的成功经验,动车组售票、订票、退票、补票,以及席位管理、检票等方面应具备更全面的功能。
3)实现独立灵活的计价服务和多种支付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