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标题 |
课程内容 |
基本要求及重点、深广度 |
线路种类及线间距 |
站场设计中的线路设备及线间距的确定规则。
|
要求:了解站场设计中有关线路设备。
重点:掌握各种线路的设置位置、作用以及铁路限界。
难点:线间距的确定规则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车站线路的种类及用途,常见相邻线间距离。
|
线路连接
|
铁路线路上道岔的相关知识
|
要求:了解道岔的种类、特点
重点:掌握道岔几何要素。
难点:设计道岔中心线的表示法、道岔的编号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了解道岔的分类、几何要素、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以及各种线路连接方式。
|
线路全长和有效长
|
线路全长和有效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要求:了解影响线路有效长的有关因素。
重点:掌握警冲标、信号机位置的查定方法及与钢轨绝缘相互位置的确定方法。
难点:掌握线路有效长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了解影响线路有效长的有关因素及有效长的推算方法;掌握警冲标、信号机与钢轨绝缘相互位置的确定方法。
|
梯线与车场 |
梯线与车场的概念及作用
|
要求:了解梯线概念、分类及特点。
重点:掌握各种车场类型及特点。
难点:站场咽喉设计的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梯线概念、分类及特点,各种车场类型及特点适用范围,站场咽喉设计方法。
|
站场平、纵断面及排水
|
站场平、纵断面及排水设施的设计情况
|
要求:了解站坪的概念。
重点:掌握站坪在铁路平、纵断上的布置。
难点:站坪与区间纵断面的配合。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掌握车站站坪在铁路平、纵断上的布置以及排水设施。
|
会让站和越行站 |
会让站和越行站的图形、特点、设备及作业情况
|
要求:会让站和越行站图形。
重点:会让站和越行站图形的优缺点。
难点:会让站和越行站设备、作业。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让站和越行站图形特点以及车站的设备以及能实现的作业情况。
|
中间站 |
中间站的图形、作业和设备
|
要求:了解中间站的设备。
重点:理解中间站的合理布置图形。
难点:掌握中间站的作业。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中间站的图形特点、作业和设备。
|
中间站的设备
|
中间站的线路设备的知识
|
要求:了解中间站到发线、牵出线和货物线设置的有关规定。
重点:掌握中间站到发线单、双进路,超限货物列车到发线的有关规定。
难点:中间站客、货设备的合理布置。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中间站有关线路设备的规定,了解中间站客、货设备的合理布置;安全线和避难线的作用和设置位置。
|
中间站的改建 |
中间站改建的常见情况
|
要求:了解中间站改建的常见情况。
|
区段站概述 |
熟悉区段站的总体情况
|
要求:了解区段站的主要任务。
重点:理解区段站分布的影响因素。
难点:区段站的主要作业及设备。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区段站的主要任务、作业及相关设备。
|
区段站布置图
|
区段站主要设备的配置方案
|
要求:了解列车及机车车辆在站内的作业流程。
重点:掌握区段站布置图分析方法,会分析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难点:区段站布置图的特点。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区段站的布置图形及作业情况。
|
运转设备 |
区段站运转设备确定方法
|
要求:了解到发线数量的确定方法。
重点:掌握机车走行线、机待线、机车出入段线以及调车线、牵出线的数量确定方法。
难点:理解机走线位置确定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到发线、走行线、机待线、机车出入段线以及调车线、牵出线的数量的确定方法。
|
机务和车辆设备 |
机务和车辆设备的布置方案
|
要求:了解机务设备的分类及设置原则。
重点:掌握机务段和折返段的设备。
难点:机务设备的布置、货车车辆段的组成。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机务设备的分类及设置原则,机务段和折返段的设备、机务设备的布置了解货车车辆段的组成。
|
区段站通过能力 |
区段站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
|
要求:1.掌握车站咽喉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
2.掌握到发线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区段站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
|
编组站的作业、设备及分类 |
编组站的作业、设备及分类
|
要求:了解编组站的相关概念。
重点:掌握编组站的分类方法 。
难点:理解编组站的作业、设备及其与区段站的区别。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编组站的分类方法以及编组站的作业、设备及其与区段站的区别。
|
编组站布置图 |
编组站布置图特点
|
重点:掌握单向编组站、双向编组站布置图型特点。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单向编组站、双向编组站布置图型特点以及编组站布置图的选择。
|
编组站车场及线路设计 |
编组站车场及线路设计方案
|
要求:了解编组站各车场及线路平、纵断面设计。
重点:掌握编组站各车场咽喉区的布置及设计。
难点:编组站各车场线路数目的确定。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编组站各车场咽喉区的布置及设计,车场线路数目的确定方法。
|
编组站通过能力 |
编组站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
|
要求:了解编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重点:掌握到达场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掌握出发场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难点:牢记通过能力的计算公式。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编组站到达场到发线,出发场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
驼峰综述 |
铁路调车驼峰的相关知识
|
要求:了解驼峰的组成及分类。
重点:掌握驼峰的有关设备。
难点:驼峰溜放车辆的各项阻力。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驼峰的组成及分类,设备,驼峰溜放车辆的各项阻力的计算方法以及驼峰自动化的调速设备。
|
驼峰平、纵断面设计 |
驼峰调车场头部平面设计、驼峰纵断面设计
|
要求:了解调车场的平面设计。
重点:掌握驼峰高度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驼峰纵断面的设计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驼峰平、纵断面设计及驼峰高度的计算方法。
|
驼峰调速设备能高计算 |
驼峰制动位减速器制动能高计算方法
|
要求:了解减速器制动位的设置位置。
重点:掌握减速器制动能高计算方法。
难点:驼峰制动位减速器制动能高计算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减速器制动位的设置及制动能高计算方法。
|
驼峰检算 |
驼峰检算的目的、要求和检算方法
|
要求:了解驼峰检算目的和要求。
重点:峰高计算中难行车溜放速度的确定。
难点:掌握驼峰检算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驼峰检算目的和要求、驼峰检算方法。
|
驼峰和尾部牵出线能力计算 |
驼峰解体能力和尾部牵出线能力计算方法
|
要求:了解驼峰解体能力计算方法。
重点:掌握尾部牵出线编组站能力计算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驼峰解体能力和尾部牵出线能力计算方法。
|
客运站作业、设备和布置图
|
客运站作业、设备和布置图的相关知识
|
要求:了解客运站作业及设备。
重点:客运站、客车整备所、客运机务段和车辆段的相互位置。
难点:客运站布置图的特点。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客运站作业、设备、布置图的特点以及客运站、客车整备所、客运机务段和车辆段的相互位置关系,旅客乘降所的设置。
|
客运设备
|
客运站的线路、站房、站台及跨线设备
|
要求:了解客运站设置线路的作用。
重点:掌握旅客站房包含的设备及作用。
难点:掌握旅客站台及跨线设备。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客运站的线路、站房、站台及跨线设备的用途。
|
客车整备所
|
客车整备所的作业、设备及布置图
|
要求:了解客车整备所的作业及其方式。
重点:掌握客车整备所的设备及布置图特点。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客车整备所的作业、设备及布置图的特点。
|
客运站通过能力
|
客运站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
|
要求:掌握客运站到发线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客车整备场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客运站到发线通过能力、客车整备场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
|
综合性货运站
|
综合性货运站作业、设备及布置图
|
要求:了解货运站的作业及设备,集装箱中转站的作用。
重点:掌握货场的作业及设备。
难点:货运站布置图的特点。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货运站、货场的作业、设备以及货运站的布置图。
|
换装站
|
换装站分类、作业、设备及布置图
|
要求:了解换装站的分类。
重点:掌握换装站的作业。
难点:掌握换装站的设备及布置图。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换装站的分类、作业、设备、布置图特点。
|
工业站
|
工业站分类、与路、厂交接方式、设置方案,工业站布置图
|
要求:了解工业站的分类。
重点:掌握路、厂交接方式及设置方案、工业站布置图。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分类、与路、厂交接方式、企业站的设置方案和布置图的特点。
|
港湾站
|
港口铁路作业及总体布置,港湾站、港区车场及码头线布置图
|
要求:了解港口铁路的作业及总体布置。
重点:掌握港湾站、港区车场、码头线布置图 。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港口铁路的作业、路港交接方式及总体布置,港湾站、港区车场及码头线布置图的特点。
|
开行重载列车的站场改建与车站布置
|
开行重载列车的站场改建与车站布置相关内容
|
要求:了解重载列车运输方式。
重点:掌握开行整列式重载列车的站场改建。
难点:掌握重载单元列车装卸地车站布置图。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单元式、整列式、组合式重载列车及开行整列式重载列车的站场改建和重载单元列车装卸地车站布置图的特点。
|
高速铁路的车站及枢纽
|
高速铁路车站的建设、布置及引入枢纽的方式
|
要求:了解高速铁路的建设模式。
重点:掌握高速铁路车站布置图。
难点:掌握高速铁路引入枢纽的方式。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高速铁路车站的建设模式、布置图及引入枢纽的方式,维修基地的设置。
|
铁路枢纽总布置图
|
铁路枢纽总布置图影响因素和布置图形
|
要求:了解铁路枢纽的设备、分类。
重点:掌握铁路枢纽总布置图影响因素分析。
难点:掌握铁路枢纽布置图形特点。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铁路枢纽总布置图影响因素和布置图形的特点及适应条件。
|
铁路枢纽内主要设备设置
|
铁路枢纽内主要设备设置的配置情况
|
要求:了解铁路枢纽内编组站配置。
重点:掌握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和客车整备所、货运站和货场配置。
难点:掌握铁路枢纽内机务和车辆设备配置。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铁路枢纽内编组站、客运站和客车整备所、货运站和货场、机务和车辆设备配置。
|
铁路枢纽内主要线路配置
|
铁路枢纽内主要线路配置的相关内容
|
要求:了解枢纽引入线、联络线、枢纽环线和直径线。
重点:掌握枢纽进出站线路疏解布置。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枢纽引入线、联络线、枢纽环线和直径线、进出站线路疏解布置。
|
铁路枢纽总体规划
|
铁路枢纽规划与路网、城市、自然条件的配合
|
要求:了解铁路枢纽规划与路网规划的配合、铁路枢纽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配合、铁路枢纽规划与自然条件的配合。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铁路枢纽规划与路网、城市、自然条件的配合。
|
车站及枢纽设计方案比选
|
车站及枢纽设计方案比选目的、原则和方法
|
要求:了解方案比选目的及一般原则、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
重点:掌握工程费和运营费的计算。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方案比选目的及一般原则、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及工程费和运营费的计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