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导

一、课程特色介绍

《商品学概论》是以经济管理科学为主,并与相关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相结合的新型交叉学科,是高等财经院校经济管理类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及物流管理等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商品学概论》是使学生掌握商品与商品学基础知识、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成分结构与性质、商品质量与质量管理、商品标准与质量认证、商品检验与质量监督、商品包装、商品储存与养护、商品开发、商品与环境、商品与文化等基础知识与技能。商品学课程充分体现该课程的经济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密切跟踪学术前沿,吸收最新的科学研究和教育研究成果,积极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一)我们对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具体表现:

(1)教学模式采用教与学相结合

紧紧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人才市场需要,树立以“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理念,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紧密结合。

(2)案例教学法和实物展示法

为突出本课程的实践操作性,在讲解的过程中密切注意与实务的联系,案例分析将会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教材每个章节之前都有导入案例,引导学生阅读并启发本章的主要内容。在讲解的过程中适当插入一些实用的经典的案例进行分析。商品学的学习自然离不开商品,所以现场的实物展示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让学生直观的去观察、了解商品的特性和相关知识。

(3)小组讨论法

把所在教学班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当成是一个“任务完成人”,由小组为单位共同就某个问题的解决进行讨论或合作完成某项任务,教师对任务完成情况做出评价也是针对小组的,而不是对其个人行为进行的。这样通过讨论启发学生的思路,激励学生多想多说,拓宽个人思考的局限性,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学习合作的意识,而这正是当前企业人才培养中非常看重的一项素质。

(4)多媒体教学法

以文字教材作为基础,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尽可能增大课堂信息量,运用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展示那些不易获取的实物图片,使授课内容变得生动、丰富,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主动性,同时教学效果也有显著提高。为学生后期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及学生毕业后就业打良好的基础。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商品学》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在整个教学中,我们始终将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等方法进行教学,同时还应:

1、将国内外新的商品学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学生见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广泛参阅国内外优秀的企业商品管理新方法、新思路,将这些新的、先进而实用的重要内容,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尽可能地向学生传授,使其在有限学习期间,更好地把握住《商品学概论》前沿知识内容,开展素质教育新领域。

2、采用自学指导法。在学生自学、预习课程过程中,老师给予积极辅导与指导,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之一。管教管学是老师的职责,也是配合教学工作开展的需要。因此教会学生自学方法,对学生在校学习及今后发展尤为重要。

(三)学习目的和要求

商品学作为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在其职业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该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包括企业生产、运输仓储及销售服务等商品流通各环节的商品质量控制与管理;工商、海关及质监部门对商品质量评价、检验与监督;教学、科研等部门对商品质量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及新产品开发;政府部门对商品经济的宏观调控及政策研究等。

(1)对本课程的性质、任务、结构有一个全面明确的体会和了解,建立一个完整的商品学知识体系结构。

(2)能较好地掌握商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如商品质量认证、商品检验原理与方法,并能将各种商品学知识用于营销实践。

(3)通过课堂教学、课堂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将理论与实践较好地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对商品学的运用认识。

二、课程总导学

1、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万融:《商品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材:万融:《商品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刘北林:《商品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淡骝芳:《商品学》,科学技术出版社

3、袁长明:《商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2、计划教学内容:

周次 学时 内容 学习要求
1 2 第一章 商品与商品学 了解商品的产生、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理解商品的基本特征、概念、属性,理解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并深入掌握商品的整体概念、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而提升学生对商品与商品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与了解。
2 2 第二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
2-1 商品分类的原则与作用
2-2 商品分类的方法和标志
2-3 商品编码
了解商品分类的概念与作用,理解商品编码及其原则,深入掌握商品分类的原则、商品分类的方法与标志、商品编码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商品分类与编码的理论与技能。
3 2 2-4 商品条码
2-5 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编码标准
了解商品条码的产生和发展,理解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编码标准,深入掌握商品条码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商品条码与商品目录等方面的理论与技能。
4 2 第三章 商品的成分、结构与性质 了解食品与纺织品的成分、结构与性质,从而提高学生对商品的认识,为商品的储存、运输、流通加工等物流环节打下基础。
5 2 第四章 商品质量与质量管理
4-1 质量与商品质量
4-2 商品质量的影响因素
了解商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理解质量与商品质量的基本概念、质量管理的概念,掌握商品质量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升学生商品质量认知管理技能。
6 2 4-3 商品质量管理 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质量管理的概念,掌握质量管理的方法、商品质量管理等内容,从而提升学生商品质量管理技能。
7 2 第五章 商品标准与质量认证
5-1 标准与标准化
了解标准的分类,理解标准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标准化的作用,掌握标准化的形式与方法,为后面学习商品标准与质量认证打下基础。
8 2 5-2 商品标准
5-3 质量认证
了解商品标准的实施、质量认证的发展,理解商品标准的制定原则、质量体系认证和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掌握商品标准的基本内容、商品质量认证种类和认证标志、商品质量认证方式、商品质量认证的一般程序,从而使学生掌握商品标准与质量认证的相关知识。
9 2 第六章 商品检验与质量监督
6-1 商品检验概述
6-2 商品的抽样与抽样检验
6-3 商品质量检验方法
了解抽样的概念与基本术语,理解商品检验的概念、目的和任务,重点掌握商品检验的种类与形式、商品检验的工作程序、抽样检验方法与方案、商品质量检验方法,从而使学生掌握商品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
10 2 6-4 商品品级与分级
6-5 商品质量监督
了解商品质量监督的原则,理解商品品级与分级的概念、商品质量监督的概念、商品质量监督的依据,重点掌握商品分级方法、商品质量监督的种类和形式,从而使学生掌握商品分级与质量监督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
11 2 第七章 商品包装 了解商品包装的分类、包装材料的特点与应用、包装的装潢设计,理解商品包装的概念及基本功能、商品包装设计的原则、商品包装技术、商标的概念与作用,重点掌握商品包装标准化、包装标志、商标的分类,从而使学生具备商品包装的理论知识能力。
12 2 第八章 商品储运与养护
8-1 商品运输与商品储存
8-2 储运商品的损耗与质量劣变
掌握商品运输与商品储存基本知识,了解储运商品的损耗与质量劣变,从而达到提升商品运输与商品储存的基本知识的目的。
13 2 8-3 储运商品的养护技术
8-4 储运商品的质量管理
掌握储运商品的养护技术及储运商品的质量管理等内容,从而进一步提升商品储运与养护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14 2 第九章 商品开发 了解产品开发与服务开发的概念、产品与服务开发的原则,理解商品开发的要素与思路,掌握服务开发的内容、商品开发的程序与内容、商品开发的方式,从而提高学生产品与服务开发的知识与能力。
15 2 第十章 商品与环境 了解自然环境与环境问题,理解商品的生命周期及其评价,掌握商品的商品生态设计与清洁生产、环境标志与其他标志商品以及生态包装的基本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商品与环境的处理能力。
16 2 第十一章 商品与文化 了解文化与商品文化的基本概念、茶文化与服饰文化,理解商品文化的概念及其本质,掌握商品的文化价值,从而提升学生商品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