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栏
模拟试卷
试卷名称: 试卷2 所有试卷: 试卷1 试卷2

一、填空题
1.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的公式:[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N=FE/AE=cotα
答案讲解:
道岔的辙叉号码可用道岔辙叉角的余切(即辙叉的跟端长和跟端支距的比值)来确定。
试题出处:1.2.1道岔及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
2.车站线路连接形式有等。 [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线路终端连接、渡线、梯线、线路平行错移
答案讲解:
试题出处:1.2.3 线路连接形式
3.警冲标应安设在两汇合线路中心线间垂直距离为处。[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4m
答案讲解:
当警冲标内方停有机车车辆时,列车或机车车辆可沿邻线安全通过。 4m 是根据机车车辆限界再加一些富余间隙确定的。
试题出处:1.3.2 警冲标、信号机位置
4.异腰梯形车场只有在时方宜采用,一般用在线路数量不多的到发场及调车场。[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用地长度受限制且要保证各线路具有必要的有效长
答案讲解:
异腰梯形车场不论线路多少,各线路有效长除外侧两条稍长一些外,其余各条线路都是相同的。
试题出处:1.4.2 车场
5.会让站的布置图按其到发线的相互位置可分为[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横列式会让站、纵列式会让站
答案讲解:
会让站设置在单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会车、让车,有的站也办理少量的货运业务。因此,会让站应铺设到发线并设置通信、信号及旅客乘降、办公房屋等设备。
试题出处:2.1.1 会让站
6.为了保证安全、迅速地输送旅客,中间站应设有等。[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旅客站房、旅客站台、站台间的横越设备、雨棚
答案讲解:
试题出处:2.2.1中间站的作业及设备
7.避难线的类型有[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尽端式避难线、环形避难线 、砂道避难线
答案讲解:
在山岳或丘陵陡峻地区,区间线路纵断面特殊不利时,为了防止在陡长下坡道上失去控制的列车发生冲突或颠覆,应根据线路情况,按牵引计算确定在区间或站内设置避难线。
试题出处:2.4.3安全线和避难线的设置
8.区段站的设备有[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客运业务设备、货运业务设备、运转设备、机务设备、车辆设备
答案讲解:
为了保证区段站作业的完成,在区段站上应设有相应的各项设备。
试题出处:3.1.2区段站作业及设备
9.枢纽区段站由于引入线路的方向增多,各方向间就形成了不同性质的车流,车流大致分为三类:[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本线车流、转线车流、折角车流
答案讲解:
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铁路会合或交叉的区段站称为枢纽区段站。目前,我国的枢纽区段站大部分是由于支线引入后会合而形成的。一般有3~4个衔接方向。
试题出处:3.2.3枢纽区段站
10.在驼峰溜放部分一般需要设置,用以调节车辆的溜放速度和前后车辆的间隔。[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减速器制动位
答案讲解:
驼峰的高度是根据难行车在不利溜放条件下能够溜到难行线的计算点而设计的。对易行车和中行车或者在有利溜放条件下,车辆将具有多余的动能,如果溜放速度不加以控制,则车辆不能在指定的地点停车。此外,车辆经驼峰自由溜放,如难行车在前、易行车在后,则易行车将追上难行车,使道岔来不及转换,造成“追钩”现象,影响作业的效率和安全。因此,在驼峰溜放部分一般需要设置减速器制动位,用以调节车辆的溜放速度和前后车辆的间隔。
试题出处:4.3.1减速器制动位的设置
二、判断题
11.区间内两正线的最小间距为5 米。[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答案讲解:
正线可以分为区间正线和站内正线,连接车站的部分为区间正线,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部分为站内正线(一般供列车通过之用)。
试题出处:1.1.2限界及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
12.站坪与区间纵断面的配合六种形式中,凹形比较有利。[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答案讲解:
站坪与区间纵断面的配合六种形式中,凸形比较有利。列车出站为下坡,有利于加速;列车进站为上坡,便于制动停车;当上、下行列车同时进站时也较安全。
试题出处:1.5.1站坪
13.将办理同一种作业的线路,两端用梯线连接起来便成为车场。[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答案讲解:
车场按其用途可分为到发场、到达场、出发场及调车场等。按其形状可分为梯形车场、异腰梯形车场、平行四边形车场及梭形车场。
试题出处:1.4.2车场
14.货物列车到发场应紧靠正线。[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答案讲解:
货物列车到发线设在与旅客列车到发线相对应的正线的另一侧并与正线接通。
试题出处:3.1.1区段站分布及分类
15.调车设备是区段站的主要设备。[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答案讲解:
从区段站作业的数量和性质以及设备的种类和规模来看,各类专业车站的主要作业和基本设备在区段站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根据所担负的任务,区段站一般办理解编作业较多,因此,调车设备是区段站的主要设备。
试题出处:3.1.2区段站作业及设备
16.编组站反驼峰方向改编列车接车进路有反接和环接两种。[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答案讲解:
反驼峰方向到达的改编列车可以从到达场出口咽喉处接入,称之为反接。也可以从到达场入口咽喉处接入,称之为环接。
试题出处:4.2.1单向编组站布置图
17.贯通式机待线比尽头式机待线安全性好。[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答案讲解:
试题出处:3.3.2机车走行线、机待线及机车出入段线
17.贯通式机待线比尽头式机待线安全性好。[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答案讲解:
试题出处:3.3.2机车走行线、机待线及机车出入段线
18.调车线可以设在曲线上。[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答案讲解:
调车线不可以设在曲线上。
试题出处:5.2.1调车场头部平面设计
18.调车线可以设在曲线上。[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答案讲解:
调车线不可以设在曲线上。
试题出处:5.2.1调车场头部平面设计
19.单向二级四场编组站中机务段一般设在到达场反驼峰方向一侧。[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答案讲解:
如果没有其它条件限制,机务段一般设在到达场旁反驼峰方向一侧。除顺向无改编中转列车和自编始发列车外,其它大部分本务机车出入段均比较便捷。
试题出处:4.2.1单向编组站布置图
20.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机务段的位置一般设在站对左。[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答案讲解:
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机务段的位置一般设在站对右。
试题出处:3.4.1机务设备
三、名词解释
正确答案:
在铁路正线的平、纵断面上设置车站配线的地段叫做站坪。
答案讲解:
站坪长度为车站两端正线最外方道岔基本轨始端(警冲标)之间。
试题出处:1.5.1站坪
22.双向编组站: [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设有两套调车设备分别承担上、下行改编车流的解编作业的编组站。
答案讲解:
编组站是在铁路网上办理货物列车解体、编组作业,并为此设有比较完善的调车设备的车站。
试题出处:4.2.2双向编组站布置图
23.交分道岔: [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将基线异侧两对向道岔压缩在一起,将一个单开道岔纳入另一个道岔内构成的.
答案讲解:
在车站,为了保证机车车辆的转线,需铺设线路连接设备。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道岔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单开道岔、对称道岔、三开道岔及交分道岔四种。
试题出处:1.2.1道岔及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
24.溜放部分: [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是指由峰顶(峰顶平台与溜放部分的变坡点)到计算点的线路范围。
答案讲解:
这个长度也叫驼峰的计算长度。驼峰调车场的调速制式不同,计算点的位置也不同,因此驼峰的计算长度也不同。
试题出处:5.1.1驼峰的组成及分类
25.单元式重载列车: [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将机车和车辆固定编组,组成一个运输单元,运输固定品类的货物,在装车地和卸车地之间循环往返运行。
答案讲解:
2005年国际重载协会理事会对新申请加入国际重载协会的国家提出新的重载铁路标准,要求至少应满足下列3个条件中的2个:①列车牵引重量不少于8000t;②车列中车辆轴重达到或超过27t;③线路长度不少于150km的区段,年计费货运量不低于4000万t。
试题出处:8.1.1重载列车运输方式
26.动车段: [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配属一定数量的高速动车组,承担动车组日常运用、夜间存放、备用车组长期存放以及客运整备设备作业,一级至三级修程的检修任务。
答案讲解:
动车段的主要设备有运用整备设备和动车组检查、检修设备等。动车段总平面布置应有利于动车组运用,检修作业流程顺畅,避免流程交叉、相互干扰。
试题出处:8.2.4动车段与综合维修基地在车站的设置
27.咽喉通过能力: [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是指在合理固定到发线使用方案及作业进路条件下,某方向接、发车进路上最繁忙的道岔组一昼夜能够接、发该方向的货物(旅客)列车数和运行图规定的旅客(货物)列车数。
答案讲解:
其目的是为检算区间通过能力与车站咽喉通过能力是否协调。
试题出处:3.3.4车站咽喉设计
四、简答题
28.直线梯线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优点是扳道道员扳道时不需要跨越线路,比较安全,嘹望条件好,便于作业上的联系。缺点是当线路较多时,其梯线较长,各线经过的道岔数也不均匀,应向调车作业的效率。同时,内外侧两条线路长度相差较大。
答案讲解:
直线梯线的特点是各道岔依次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试题出处:1.4.1梯线
29.车站站坪与区间纵断面的配合,常见有哪些形式,各有何优缺点?[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1) 站坪和两端线路均为平道或和缓坡道。有利于利用区间正线调车作业。
(2) 站坪位于凸形断面上。出站有利于加速,进站有利于制动,上下行列车同时进站时也比较安全。但如果进站上坡较陡,列车因故在进站信号机外方停车后,起动困难。
(3) 站坪位于凹形断面上。出站不利于加速,进站不利于制动。优点是当站线上停留车辆时,尤其是车辆采用滚珠轴承后,偶有外力推动后不会溜入区间。
(4) 站坪位于阶梯形纵断面上。
(5) 站坪位于半凹形断面上。
(6) 站坪位于半凸形断面上。
答案讲解:
在铁路正线的平、纵断面上设置车站配线的地段叫做站坪。
试题出处:1.5.1站坪
30.影响集装箱办理站布置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影响集装箱办理站布置图的主要因素包括:(1)集装箱列车整列到发的需要;(2)装卸线要具备直接接发车、直接接车或直接发车的条件;(3)办理站在枢纽中的位置;(4)办理站的地形条件;(5)年运量及车流特点。
答案讲解:
集装箱办理站布置图按到发及调车场与装卸作业场的相互配置分为横列式和纵列式两种。
试题出处:3.3.4车站咽喉设计
31.点连式驼峰溜放部分纵断面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① 在有利的溜放条件下,用易行车从峰顶溜到I制动位有效制动长度入口时,其速度不超过允许速度7m/s 为约束条件,进行加速区的设计;
② 在不利的溜放条件下,用难行车从峰顶溜到Ⅱ制动位有效制动长度入口时,其速度不超过允许速度7m/s 为约束条件,进行高速区的设计;
③ 减速区的坡度一般采用易行车在有利溜放条件下的阻力当量坡,使易行车溜出高速区之后不加速;
④ 打靶区的坡度一般采用0.6‰ ~1‰。
答案讲解:
全减速顶连续式调速系统简称连续式调速系统。在驼峰溜放部分和调车线内,连续布置调速设备,实现对钩车的连续式调速。
试题出处:4.2.3驼峰溜放部分纵断面设计
32.高速铁路引入既有站,高速站与既有客运站合并设置时应满足哪些要求?[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高速铁路车站与既有客运站合弊设置时,应满足下列一些基本要求:
(1)由于高速线与既有线的信号和控制系统有所不同,为便于运营管理,合设的客运站应按高速列车车场和普速列车车场分开设计。
(2)考虑既有线列车上高速线运行,高速列车车场与普速列车车场之间应利用渡线或立交疏解设备互相连通,以保证转场作业的顺利进行和列车接发的机动性。
(3)高速动车段、普速机务段和客车整备场必须有单独的出入进路,以保证必要的通过能力。
(4)旅客站房共用。为了有利于旅客换乘和高速旅客流线与普速旅客流线互不交叉,高速铁路旅客与普速列车旅客的进、出站通路及其候车室应尽量分开。
答案讲解:
高速铁路引入既有站,高速站与既有客运站合并设置时,具有下列优点: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旅客乘坐高速列车;有利于充分利用既有客运站的站场、站房及城市旅客服务设施,节省工程投资和城市用地;有利于旅客换乘。不同速度等级列车的旅客可在同一车站直接换乘,无需乘坐市内交通工具,不仅可以减轻城市交通负担,也可以节省旅客换乘时间。
33.双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产生哪些进路交叉,如何疏解? [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
产生的进路交叉有:a. 客货交叉 1、2;b. 货调交叉 3、4;c. 调机交叉 5、6;d. 货机交叉 7、(8)
a. 客货交叉 1、2
由于两个到发场同在正线一侧,而且与旅客列车到发线平行布置, 车站A端上行旅客列车出发进路与下行货物列车到达进路产生交叉干扰(图中交叉点1);
B端上行旅客列车到达进路与下行货物列车出发进路产生交叉干扰(图中交叉点2)。

b. 货调交叉 3、4
由于两个货物列车到发场平行配置在调车场同一侧, 上行货物列车自到发场2的出发进路与到发场l解编车列经由牵出线2的转场进路产生交叉(图中交叉点3);
上行货物列车接入列发场2的到达进路与到发场l解编车列经由牵出线l的转场进路产生交叉(图中交叉点4)。
c. 调机交叉 5、6
由于两个货物列车到发场平行配置在调车场同一侧,而机务段又位于站对右的位置, 因此上、下行货物列车出入段与到发场1的解编车列经由牵出线2的转场产生进路交叉(图中交叉点5、6)。

d. 货机交叉 7、(8)
由于两个货物列车到发场平行配置在调车场同一侧,因此到发场2上行货物列车出发进路与下行货物列车机车出入段进路产生交叉干扰(图中交叉点7)。
由于机务段设在站对右位置,即在到发场的A端,因此下行货物列车机车出入段走行距离比较长。

为克服双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的上述缺点,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疏解。
在设有机务段的区段站上,只要采用机车循环运转制交路,列车机车在到发线上进行整备,不再入段,5、6、7三个交叉点就可避免。尤其是在采用电力或内燃牵引的条件下,在到发线上或其附近进行整备作业的可能性大为增加,这些交叉被疏解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运量较大的双线铁路上,还可以在A端修建绕过机务段的外包正线Ⅲ,见图中的机务段外侧虚线。这时,上行货物列车可经由正线Ⅲ出发,则交叉点7也就完全疏解了。
交叉点3、4、5、6也可用变更到发场与调车场的相互位置,即将到发场1、2分设于调车场两侧来解决。在区段站上,一般改编列车数目不多,所以这些矛盾并不严重。在不影响上行货物列车到发及机车出入段的情况下,有时可将到发场2靠调车场一侧的线路用来接发下行改编列车,这样就疏解了交叉点5、6。但若将下行改编列车固定在到发场2外侧的线路到发,则有可能与上行货物列车的到发产生新的交叉干扰。
答案讲解:
在前述第(5)项缺点中,下行货物列车机车的走行距离及出入段的走行时间虽都延长了,但对咽喉通过能力并无大的影响。它同样也可采用机车循环运转制的办法来解决。
交叉点1、2为客、货列车到发交叉,性质比较严重,是双线横列式区段站的主要矛盾。当双线铁路行车量不大,旅客列个对数不多时,这种交叉对列车到、发作业干扰尚不太严重。但随着旅客列车对数的增加,这种进路交叉就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增加列车在进站信号机外方停车或列车晚点发车的可能性。同时,对于车站通过能力、机车车辆的周转时间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采用另一种区段站布置图形,变更到发场与正线相互间的配置位置。
试题出处:3.2.3区段站布置图分析